为深化海峡两岸茶文化交融,激发茶市活力,推动福州茶产业在海峡两岸茶经济圈中蓬勃发展。近日,武夷山市举办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,福建东来茶业有限公司携长乐的茶惊艳亮相,全方位展现茶的独特魅力,让来宾深入了解并体验茶的千年窨制工艺,感受这一世界名茶的独特韵味。
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现场展示筛茶技术。长乐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“今天在这里也体验了一把筛茶,还品尝了长乐茶,真的非常清幽淡雅,我打算带回分享给亲戚朋友。”一位来自的游客说,此次博览会是对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深度与广度的一次重要拓展,每一口香都成为促进两岸人民情感交流、推动两岸茶文化融合发展的桥梁。
长乐的茶究竟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?
据记载,两千多年前,伴着海浪的颠簸,从遥远的古罗马,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福州,在长乐落地生根,在这片土地上与茶叶的邂逅,让这段情缘“终成莫逆”。
以茶为骨,以花为魂,花与茶在这座沿江向海的城市相遇。千百年来,这缕茶香持续散发出无穷魅力,也孕育出沉淀千年的传统手工窨花技艺,书写出长乐茶的发展华章。一代代坚守非遗技艺的制茶人、一片片幽香馥郁的田,近日,走进位于营前街道黄石村的福建东来茶业有限公司,探寻“人间第一香”背后的“匠心”传承故事。
百年技艺,“莫离”传承
每年夏末秋初,长乐区营前街道黄石村的文化公园里总能见到素雅洁白的含苞待放,掩藏在翠绿的叶片下于鼻息之间展露芬芳,与公园隔道相望的东来茶业的精制加工厂进入制茶旺季,车间内一片繁忙。
“小时候,除了我们黄石村,鹤上镇岱岭村一带都有产,家家户户也都喝茶。每到盛开的时候,大人们采茶,小孩都喜欢在海里穿梭玩耍。”福建东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增钦的幼年记忆里,总是有一股茉莉的幽香挥之不去。
茶窨制技艺在林家代代相传,如今到林增钦已经是了。13岁开始,他跟随父亲学习种茶、制茶,将父辈的茶窨制技艺不断传承并发展,到如今已有50多年。
据介绍,1858年,林增钦的曾祖父林天河创办以生产茶为主的“东昇”号。20世纪80年代,福州地区茶厂林立。1983年,林增钦承袭家业,在仓山城门胪雷创办东升茶厂。1997年,林增钦注册了“东来”商标,2012年,成立福建东来茶业有限公司,采用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在闽江以南的国宾馆、长乐沿岸建设千亩生态基地,在海拔600—800米常年云雾缭绕的福州鼓岭、福鼎潘溪、周宁纯池等地建设生态茶叶基地,让与茶在福建这方水土比肩生长。2016年,长乐郑和中路“东来茗茶”的直营店开业,买茶访茶的客人络绎不绝,细品清香慢啜茶的惬意开启了长乐人的品茶新体验。
茉莉飘香,以茶为媒。如今,东来茶业不断拓展国内市场,更以其卓越的品质赢得世界的认可。林家世代以茶叶为生,从小小茶坊到东升茶厂,再到把茶香带向世界,东来茗茶的发展见证了长乐茶跨越百年的时空变迁,也见证了茶叶世家百年间的坚守和传承。
古法窨制,茶香鲜灵
“夏夜乘凉,微风满襟,绿茵如织,茉莉初吐。一盘冰蜜渍黄瓜,两盏苦茗,闲话桑麻。”茶自古便是文人雅士吟咏的心爱之物,茶叶本身是苦和涩的,加入就有了回甘和冰糖甜,上乘的自然会做出好的茶。
多年的制茶经验使林增钦深谙此道,也对长乐这片土地与茶的渊源深有感触。
据了解,长乐位于中国东部沿海、闽江口南岸,介于北纬25°40′~26°04′,倚山面海,受带季风气候的影响,气候、阳光、空气、土壤和水都完美契合生长习性。
“长乐的气候湿热,土质肥沃,种出的单瓣用来制茶是最好的,这也从原料上保证了花茶的品质。”慢工出细活,经过林增钦这位“老茶人”双手窨制出的茶香气鲜灵持久,滋味醇厚鲜爽,茶汤黄绿明亮,叶底嫩匀柔软,品质上乘。
茶香易散,茶味难学,种茶制茶从来不是一门朝发夕至的营生。
林增钦说,学习制茶期间父亲林象团会专门到茶厂,帮助他突破制茶中遇到的技术难关。夏天的晚上,父亲和自己睡在厂里,每天夜里要起来好几次试窨堆的温度,指导他什么时候该通花,什么时候该起花。
“我一生就做一件事,那就是制茶。”这份经历也让林增钦更加坚信,在长乐这片土地上,只要将根扎进地里,踏踏实实干,一定能做出好茶。从的种植栽培、采摘,到茶坯的选择与制茶,每一道工序林增钦都全身心投入,将祖祖辈辈的技艺传承下去,确保茶叶生产加工全链条为茶叶的高品质服务。
学茶要求很高,很严格,要吃苦。碳焙茶胚、伺花、筛花……林家世代坚守传统的窨制工艺,而窨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不容取巧,一层花一层茶,花与茶反复吐香、吸香,如此反复,每复窨一次,香气就愈加浓郁,工艺难度也随之翻倍增加,最好的茶要窨制9次,才能造就“天香九窨”。
“‘天香九窨’制花技法很讲究,整个窨制过程至少要花上三个月的时间。我们每天下午1点—2点后开始采花,此时的花开得最好,香也最足。”林增钦说,为了一款上好的茶,每天需在太阳最毒辣的时候采花,茶越好,花农与制茶人投入的劳作就愈艰辛,白天采花,晚上点随着花蕾逐渐绽开,开始释放香气,制茶人夜晚的工作才真正开始,制茶的这几个月每天晚上都要熬夜。
曾经做茶,都是靠经验、靠秘方,技艺传男不传女,也不能教给外人。“现在做茶都靠产业链,老规矩也是时候与时俱进了。”林增钦说,如今儿子林庆文接棒,孙子在假期也会回来学习制茶,延续着这份家族的荣耀与期待,这份将长乐茶发扬光大、代代相传的使命,落到了新一代人的肩膀上。
从种植技艺的接续,到茶文化的传承,“东来”与林氏家族相互成就,共同繁荣。东来茶叶于2011年通过原国家质检总局审核认定,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先后获“世界茶传承世家”“世界茶文化传承品牌”“中华老字号”等荣誉称号,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、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福州茶领军企业等,公司产品成为世界茶文化论坛专用茶、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颁奖盛典唯一指定用茶品牌。
“深闺”好茶,香飘世界
“茶如其人,做茶的态度,就是做人的态度。”随着东来集团不断做大做强,小小也成为拉动茶乡经济发展的致富花。
“今年茶的年产值达到4.8亿元左右,花茶产量达到195万多斤。”林增钦表示,他们还带动不少黄石村村民共同种植,为农户提供种花、养花指导,不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,并向农户收购新鲜,村民们干劲十足,将闲置土地“改头换面”,用荒废多年的土地换来“真金白银”。东来的万亩茶园也为松溪、周宁等多个县市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,让4000多户脱贫致富。
此外,在黄石村投资打造的东来福州茶体验中心,在壮大长乐茶产业的同时,促进长乐茶系列旅游产品的发展,实现了“共振双赢”。
近年来,东来茶业还在工艺改进和设备研发上创新,使用茶叶加工筛分机、除尘装置、平面抖筛机等多种专利设备,通过改进工艺,提高在窨制过程中香气的利用率,使其综合实力在福州茶行业位列前茅。
茶窨制工艺传承数百年,不断创新发展,品质永远都是最核心的竞争力。“窨”让“读懂”了茶,传统工艺让茶大放异彩。
传承中转化,创新中发展。位于和平街的东来茶苑门店,既有中式传统的泡茶方式,又创新推出茉莉奶茶和茉莉冰美式等新潮的饮品。在现在年轻消费者喜欢的奶茶基础上,保留茶的馥郁香气,减少茶的苦涩味,增加甘甜感,配以纯手工制作的饼,带来新式体验。
“创新推出的茶饮结合了传统茉莉茶香和现代奶茶的醇香,让年轻人有新鲜感,让中国传统茶文化呈现新面貌,我们希望茶的文化可以带动更多年轻群体了解长乐的故事,让茶饮品、茶文化变成一种潮流,让更多的年轻人品味这长乐特有的‘春之味’。”门店相关负责人介绍,除了奶茶和鲜花饼,新推出的杯中茶也受到年轻人热捧。
传统茶走出新潮流,东来茶叶的拳头产品连年获奖,年轻人也逐渐爱上老茶味,长乐从“深闺”走上了前台,如今,延续祖上“东昇”号和“东升茶坊”的辉煌,茶已成为长乐的浪漫名片,代代相传。
“目前,我们茶销售网络遍及全国,产品出口北美、日本、英国等国家和地区,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把茶品牌做大做强,让长乐茶香飘世界。”林增钦说。(王至莹)